矿业工程论文_东秦岭古生代伟晶岩稀有金属成矿
文章目录
1 区域地质背景
2 稀有金属矿化特征
2.1 伟晶岩类型
2.2 内部结构分带型式
2.3 稀有金属矿化
2.4 形成时代
2.5 分异演化程度
2.6 伟晶岩密集区对比
(1)稀有金属矿化类型:
(2)区域分带:
(3)形成时代:
(4)分异演化程度:
3 稀有金属成矿过程
4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
4.1 花岗岩
4.2 北秦岭单元
4.3 区域构造演化
5 成矿远景
6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
(1)伟晶岩与花岗岩的关系。
(2)伟晶岩与北秦岭单元的关系。
(3)不同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关系。
(4)富锂岩浆成因研究。
文章摘要:东秦岭伟晶岩区是秦岭造山带规模最大、稀有金属矿化最丰富的伟晶岩区。该区稀有金属矿化种类齐全,产出贫矿、铀矿化、铍矿化、锂矿化和复杂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,以锂矿化和铀矿化伟晶岩为主。稀有金属伟晶岩类型丰富,包括绿柱石-铌铁矿亚型、锂辉石亚型、锂云母亚型和钠长石-锂辉石型。伟晶岩内部结构分带型式多样,包括对称分带、分层和均一结构。铀矿化伟晶岩分带简单,铍矿化和复杂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以对称分带结构为主,锂矿化伟晶岩具有多种内部结构分带型式。伟晶岩分异演化程度跨度大。结晶分异影响着复杂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的成矿过程。该区主要产出古生代伟晶岩,形成于晚志留世—中泥盆世,集中于两期,处于晚造山-造山后阶段。伟晶岩形成时代与伟晶岩空间分布、岩浆岩分异演化程度、稀有金属矿化类型等关联不大。东秦岭地区中大面积不同时代花岗岩体的侵位、变质沉积岩地层的发育以及长期复杂的造山演化历史,包括地壳加厚和抬升,是形成高度分异演化的伟晶岩岩浆的有利地质条件。该区具有寻找铍矿和复杂稀有金属矿的潜力,且需要关注长石、石英和云母等矿物的综合利用。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岩浆成因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。
文章关键词: